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09:33:32
在交通事故中,确定主次责任后,如何进行定损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双方车辆需由保险公司定损员进行评估定损,确定维修费用估算。
定损后,保险公司将根据责任比例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首先由机动车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交强险有责限额内承担保险理赔责任。
如果交强险理赔不足,根据事故责任比例分担保险理赔不足的部分,通常次要责任方承担30%,主要责任方承担70%。
若机动车方为主要责任方,需赔偿80%的损失;若为次要责任方,则需赔偿40%的损失。
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的事故,机动车方的赔偿比例通常较高,以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交通事故责任与赔偿责任的规定可见我国《交通安全法》第76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明确主次责任的比例。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交通事故中的主次责任,并进行合理的定损处理。建议事故双方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及时报警并联系保险公司,确保理赔过程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