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5 09:08:37
选择党支部书记的方法和程序会根据不同组织类型和工作需求有所差异。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的选书记方式:
民主选举:通过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进行差额选举,候选人得票超过参会党员半数即可当选。选举过程应充分发扬民主,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组织推荐:由上一届支部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直接任命:在特殊情况下,如没有合适人选,上级党组织可以选派党员干部担任专职党支部书记。
主要负责人担任:机关党支部书记原则上由本单位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也可以由其他负责人担任。
管理层选任:一般从管理层中选任党支部书记,注重从业务骨干中选拔,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由上级党组织选派。
候选人确定:候选人名额要超过应选人数的1到3人,进行差额选举。候选人需经过党员大会讨论、村民代表会评议、上一届支部委员会同意并报上级党委批示。
资格审核:候选人需经过严格审核,无犯罪前科、无违纪记录、无失信名单。
正式选举:召开党员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被选举人得票要超过参会党员半数才为成功。选举结果需报上级党委审批。
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党委书记是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不可以任命。
建议
严格政治标准:选拔党支部书记时,应突出政治标准,确保候选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
充分发扬民主:无论采用何种选举方式,都应充分发扬民主,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规范程序:选举过程应严格按照党章和组织程序进行,确保合法合规。
注重实际能力:除了政治素质外,还应注重候选人的组织协调能力、群众工作本领和实际工作表现。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选拔出的党支部书记能够胜任工作,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