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0:06:00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刘秋钰 董洁)“开闸!”随着麦积区马跑泉镇潘集寨村村委会主任李建西在手机屏幕上轻点,智能水阀25个滴灌总阀一一启动。刹那间,田间的输水管网隆隆震动,汩汩水流从管道口喷涌而出,顺着水渠奔涌向前灌溉果园,让百余亩即将进入膨果期的葡萄藤焕发勃勃生机。
面对干旱少雨天气,作为马跑泉镇重点葡萄种植基地的潘集寨村,依托完备的灌溉设施以及镇村两级的科学调度和精准施策,对全村800余亩葡萄及时灌溉,以保证良好长势、提高坐果率。
“我今年栽了四亩葡萄,由于雨水少,已经放了四次水了。我们村上的灌溉设备到位、维护及时,需要用水就能及时放,今年葡萄的长势基本没受啥影响。”刚刚灌溉完葡萄田的农户潘秀红高兴地对记者说。
潘集寨村村委会主任李建西介绍,目前巨峰、阳光玫瑰等葡萄正是膨果期,也是用水高峰期,村里通过智能化灌溉管理系统,用移动端远程操控水井启闭,实现精准用水管控。“目前全村铺设输水管道3000余米,设置分水阀25个,形成‘水到田头、开阀即流’的高效灌溉网络。工作人员每日巡查维护设备,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站在生机勃勃的葡萄架边,潘秀红轻抚着缀满果实的藤蔓说道:“及时灌溉保住了预期收益,更保住了客商的收购订单。”
除潘集寨村以外,马跑泉镇各村党员干部带领村民组成抗旱突击队进驻田间,纷纷启动应急预案,对各村灌溉渠展开清淤堵漏,以保农田灌溉工作顺利开展。
“我们已经集中灌溉葡萄田四次了。靠近河流的川区村,利用水井抽水对果树农作物进行有效灌溉;在山区村,各村利用固定取水点取水,对农作物果树进行灌溉。”马跑泉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部石文永说道。
傍晚时分,所有农田全部灌溉完全后,灌溉水阀在手机端控制下有序关闭。吸饱水分的葡萄叶片此时显得格外翠绿,藤蔓间隐约可见的果实已初现膨大轮廓。后续,马跑泉镇将结合天气变化调整补水频次,同步推广地膜覆盖等保墒技术,为乡村振兴的“紫色产业”筑牢根基。【编辑 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