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宁沉浸式探索零碳场景建设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周建萍)近日,来自西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喜讯,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西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积极研究论证《西宁市零碳场景示范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园区、工厂、公共机构、景区、建筑五大零碳场景的示范建设,总结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场景建设经验,推动全社会各领域的降碳理念、机制和技术创新,成为西北地区零碳场景建设的表率。

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中心城市,西宁近年来在“双碳”战略的落地实施上取得显著进展,包括创新开展“碳积分”示范项目,建立全省首家虚拟电厂和国有独资碳资产管理机构,投运首个“源网荷储”低压交直流融合示范台区等。同时,西宁还加速构建绿色智算核心集聚区,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并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双荣誉,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此次零碳场景建设是西宁落实“双碳”战略的又一系统性创新举措。青海民族大学杨鑫光教授等专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不仅是西北地区的首创,更是探索高原河谷城市减碳降碳的有效途径,对西宁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根据《方案》,西宁将针对园区、工厂、公共机构、景区和建筑五大类主体,分别开展零碳场景示范建设。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作为碳排放的绝对主体,是完成碳达峰后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公共机构则因其良好的降碳理念和管理基础,成为示范建设的重要一环;景区和建筑作为公众接触面最广的领域,通过低碳零碳创建可引领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五类零碳场景建设的重点也各不相同。零碳园区和工厂将致力于能源结构转型和碳排放绩效提升;公共机构和建筑则关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人均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景区则更注重引入低碳理念,引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这些场景已覆盖西宁未来零碳场景建设的重点领域,形成的经验将在全社会推广。

据悉,《方案》拟订了2025年至2027年三年行动计划。其中,2025年将建立完善全流程管理制度,西宁市各县区及市级行业部门将各自推动1至3个零碳场景示范建设;2026年至2027年,将扩大零碳场景示范建设规模,深化内涵,力争3年内建成10至20个零碳场景示范。

《西海都市报》(2025年04月27日 第A3版:青海·民生)

来源:西海都市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