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一季度GDP环比缩水



欧洲消费者准备主动减少对美国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摄/金焱




在内阁会议上,特朗普表示,一季度GDP负增长是拜登政府的遗留问题,而在下个季度,美国经济仍会受到拜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 |《财经》特约撰稿人 金焱 发自华盛顿
编辑 | 苏琦


当地时间 4月30日周三,美国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美国总统特朗普贸易政策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开始初步显现,也加剧了人们对美国经济滞胀的担忧。


美国一季度GDP季调后环比折年率初值为-0.3%,创2022年二季度以来新低,预估为-0.2%,前值为2.4%。美国4月ADP就业人数增长6.2万人不及预期,为九个月来的最低增速。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4月29日数据显示,受预期恶化影响,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跌至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低于市场预期的87.5和3月修订后的93.9。在该指数的五个组成部分中,消费者对当前就业市场环境的评估指数小幅下降,但反映短期收入前景、商业和就业市场环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大幅下降至54.4,为201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显著低于通常暗示将出现经济衰退的80的门槛水平。

包括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JetBlue、Snap和沃尔沃(Volvo)在内的大批美国和欧洲的大公司发出警告称,贸易战的走向和后果无法预测,因此对未来业绩进行预测变得毫无意义。联合包裹(UPS)没有更新前景展望,但预计二季度的货运量和收入将下降。该公司还宣布将裁员2万人。UPS首席执行官称,世界在100多年里没有面临过如此巨大的贸易潜在影响。

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美国经济研究主管奥卢·索诺拉(Olu Sonola)对《财经》表示,尽管整体数据为负,通胀率高于预期,核心经济增长基本符合预期。消费者和企业在预期关税生效前提前购买,将使数据在未来几个月内显得混乱。这些数据显然为美联储推迟降息争取了一些时间;他们可能会继续采取观望态度,以评估4月宣布的关税措施带来的通胀冲击。

在内阁会议上,特朗普表示,一季度GDP负增长是拜登的遗留问题,而在下个季度,美国经济仍会受到拜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过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指出,GDP负增长反映了美国企业在全面关税实施前争相补充库存的局面,也受到国防支出收缩的影响。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称这份GDP报告是他“一生中见过的最好的负面报道”,“市场需要看到表面之下的东西。”他指的是上季度国内投资的大幅增长。然而,美国商务部表示,其中大部分来自企业在加征关税前增加库存。

与此同时,抵制美国货的趋势在欧洲和加拿大仍如火如荼。4月30日,欧央行在其博客中称,研究显示,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欧洲消费者准备主动减少对美国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当被问及如何应对不同程度的关税以及欧盟的对等报复措施时,受访者表示他们“非常愿意”寻找非美国替代品。研究人员甚至发现,这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价格无关,而价格通常被认为是推动贸易关税下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类似调查在美国的结果大不相同,美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囤积因潜在关税而可能涨价的商品”。

德意志银行最新报告则指出,最近的美国资本流动数据令人担忧。该行称,尽管过去一周美国市场有所复苏,但外国投资者仍在“拒绝买入”美国资产。报告称,持续的抛售在ETF数据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投资者一直在卖出股票和债券。自今年1月20日总统就职日以来,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了7.3%,同期道琼斯指数下跌6.8%。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Dow Jones Market Data),这两大股指均创下自1973年尼克松第二个总统任期以来新政府执政头100天最差表现。与此同时,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自特朗普就职日以来下跌了11%,创下自2001年小布什第一个任期以来总统执政头100天最差表现。

最近的美国资本流动数据令人担忧。尽管过去一周美国市场有所复苏,但外国投资者仍在“拒绝买入”美国资产。摄/金焱

高盛指出,各国央行正加速“去美元化”,转向其他储备货币配置。韩元、新加坡元和人民币分别因债市开放、信用评级高、贸易量大,被视为亚洲最有潜力的替代选择。高盛认为,美元目前仍被高估17%,全球资产正在向其他市场轮动,亚洲资产或是最大受益者。

自特朗普1月下旬就职以来,他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及其对美联储的公开批评导致美元大幅下跌。美元走软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元作为事实上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质疑。4月早些时候,随着关税引发的动荡笼罩美国金融市场,衡量美元兑欧元、日圆和瑞士法郎等一篮子主要货币汇率的洲际交易所(ICE)美元指数跌至三年多来的最低水平。根据FactSet的数据,该美元指数2025年迄今已下跌8.6%。

高盛指出,随着各国央行寻求将储备资产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韩元、新加坡元、人民币可能成为亚洲最大受益者。韩国有望在明年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这意味着全球央行会配置更多韩债,也就会持有更多韩元;新加坡是AAA评级国家,本就深受央行信任,其金融市场稳定、交易透明,吸引了各国央行的投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之一,人民币天然有流动性优势,是“顺理成章的候选人”。高盛分析师认为,减少对美元的多元化投资应该持续下去,因为这一趋势在过去十年中已经根深蒂固。

责编 | 要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