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20:06:00
闽南网7月3日讯(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通讯员 吕培聪)今日,记者从泉州市气象台获悉,连日来,泉州最高气温平均达到35℃,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一周,未来两天的天气仍旧晴热。
七月正值盛夏时节,夏日炎炎,持续高温高湿天气不仅会使人中暑,甚至诱发致命的热射病,同时也有利于各种细菌、病毒的传播。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示,重点关注高温中暑、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新冠病毒感染和手足口病以及多病原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热射病会致命 须预防高温中暑
记者从泉州市第一医院获悉,近日,一名永春男子因在户外劳作,身体不适昏迷倒下,被送医后发现体温高达41℃,医生诊断为热射病,经过20多天的救治,还是因抢救无效死亡。
疾控工作人员介绍,持续高温天气,要预防中暑,提前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做好防暑降温准备。高温天气时,应该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外出时注意防晒、降温,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并戴防护眼镜和遮阳帽,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丸、清凉油、风油精等。对于在露天或高温环境下工作者,须加强通风降温,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合理饮食,及时补充水分。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高温天气,更不适宜饮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
如一旦出现中暑,应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出现昏迷、高热、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应立即送医救治。
暑期出游旺季 谨防蚊虫叮咬
暑假是出游的旺季,也容易增加登革热、猴痘和疟疾等传染病输入传播风险。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出游时,备好驱蚊剂、蚊帐、驱蚊药物等,尽量住宿于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长衣长裤,减少或避免在黄昏和夜晚蚊虫活动高峰期到户外活动,避免蚊虫叮咬。
定期清除家中各种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滋生地;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是高烧,体温常常能达到39℃,甚至40℃。除发烧外,登革热有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症状,并且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等。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