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岁娃患癌治疗花费百万 父母送外卖、摆摊、直播筹钱

一家三口打着伞一起去摆摊。

儿童肿瘤虽不多见,但一旦发生,会为家庭带来巨创。在广州,广妇儿肿瘤外科正在尝试攻克少见而凶险的“儿童肿瘤之王”——神经母细胞瘤。

近日,南都记者走进广妇儿,了解医患协手共抗肿瘤的故事。我们看到,对抗儿童肿瘤,不仅需要先进的药物、医生的创新临床思维,还需要家庭的乐观心态、不懈坚持,以及社会的关注与经济支持。

3岁孩子确诊“儿童肿瘤之王”

现在5岁的小帆,在3岁时突然开始莫名发烧、肚子疼,在贵州老家跑了多趟医院后终于发现,竟然是一种肿瘤在作祟: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的神经母细胞瘤。

在当地化疗几个周期后,小帆被家人带来广州妇儿中心继续治疗。广妇儿在十多年里接诊过1300多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儿童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杨天佑团队发现,小帆的肿瘤原发在腹部的腹膜后,表面看不明显,但实际尺寸已达到14厘米,而且已发生淋巴结广泛转移、肝转移,小帆被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高危组。

小帆在广州进行了将近两年的综合治疗,经历了化疗、手术、放疗、免疫治疗,还曾因重症感染进过重症监护室。

小帆的肿瘤虽然已发生转移,但暂未发现最为棘手的骨髓转移、骨转移,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目前只剩最后3个周期的化疗要做。

“小帆做完手术结束化疗之后,通过各种检测手段都找不到肿瘤细胞了,现在是不带癌生存的状态,现在在进行维持治疗,以后90%的概率会OK的。”杨天佑说。

免疫治疗提前进行效果或更好

因为治疗效果较好,小帆的爸爸妈妈表情相对轻松,与医生谈论孩子最近吃饭不好、化疗该选什么样的时机,说话时时带笑。

今年起,在广州医保、惠民保以及网络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小帆得以接受昂贵而效果较好的GD2单抗免疫治疗。

“这个病真的少见,当时有医生说最多活两年左右,现在两年了,孩子还很正常,我们真的很幸运,找到杨主任的团队。”小帆爸爸说。

杨天佑介绍,在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中,GD2单抗免疫治疗的主要适应征是骨转移和骨髓转移,针对的是部分肿瘤晚期的高危患者。而在美国一些医疗机构的临床研究中,在化疗第一周期即加上免疫治疗后,疗效出现明显提升,美国的儿童肿瘤协作组织据此于去年开始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观察将免疫治疗前置至化疗第二周期的治疗效果。

杨天佑透露,目前,广妇儿肿瘤外科也在开展类似临床研究,计划在美国同类研究的基础上将免疫治疗更加提前一步,在诱导阶段即加入GD2单抗免疫治疗,以期改善患儿预后,“我们目前已进行了单中心的、小规模的临床研究,加入研究的10多个孩子疗效确实很好,在较早阶段就可以把肿瘤清干净。目前,我们正在筹备一个多中心的、纳入更多患儿的较大规模临床研究”。

故事

摆摊卖蛋糕 送外卖开直播

托举着癌症宝宝的希望

治了快两年,花了100多万。帆帆家并不富裕,筹钱很难,但一家三口都非常乐观、开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帆帆父母老家在贵州,都是十几岁出门打工,帆帆生病前,他们在中山的灯具厂做工,帆帆生病后,他们带着孩子来了广州治病,租住在一处城中村,一边看病一边想尽各种办法筹钱。自己赚的钱,加上家里人的支援、借贷、爱心人士的帮助等,两人维持住了帆帆近两年的巨额治疗费用。

上午送外卖下午摆摊

最近,帆帆爸爸上午送外卖,下午在柯木塱地铁站附近摆摊卖自制的小蛋糕。帆帆状态好的话,妈妈会带他一起去。

那天下午,广州下起了小雨,但帆帆劲头很足,一家三口就打着伞一起去摆摊。

摆摊用的小车是从网上订购的,贴着“提拉米苏”的广告画,主打“口感细腻、甜而不腻”,还印有可爱小熊,连装冰袋和蛋糕的盒子也是配套的粉色。车子走不快,他们三人也不急,拖着、推着慢慢移。

帆帆才5岁半,但行为举止像个小大人,他并不乱跑,大人收拾东西时,帆帆举起伞给妈妈挡雨;无聊了,他自己摆好小马扎坐下,把雨伞架在头顶,玩妈妈手机上的“蛋仔派对”;需要转移阵地时,他乖乖跟着,有时帮着推一推车;他吃药也很自觉,喝中药跟喝可乐一样自然。

帆帆再懂事,也只是个5岁小男孩,他爱吃棒棒糖,最爱玩具枪,来客人了会穿上自己的“特警服”、拿上“警棍”走来走去,不经意地展示;他会指着肚子上十几厘米长的手术刀口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好?”但并不承认自己的介意,还会反问“我问问怎么了?”……

直播筹款

说起跑外卖、摆摊的经济账,帆帆爸爸算得清清楚楚。摆摊的主意,是帆帆爸爸从一次送外卖经历中得来的:他有一次接了一单40公里远的外卖单,从天河送一份手工蛋糕到增城,跑腿费80多元,虽然来回花了快3小时,但比一个中午跑10单赚头还多。

帆帆爸爸想:这什么蛋糕,让人这么馋?他就去跟蛋糕店的年轻店主学了手艺、买了原料,回家自己做了出来。果真,好吃也好卖,在下班高峰期的地铁站外,很快就能卖掉两笼60块蛋糕,利润比跑半天外卖高多了,时间长了还攒起一点熟客。

只是有时要承受意外损失。比如有一次,路滑摔一跤,电瓶车上剩的12元蛋糕都掉地上了,卖不了了,但他们舍不得扔,开着直播吃掉了,希望赚一点打赏钱稍作补偿。

更重要的是,帆帆时不时要去医院治疗,而做蛋糕、摆摊需要人手,他们没法每天坚持。

算下来,还是帆帆妈妈直播筹款最多。那时,为了吸引人关注,帆帆妈妈各种想办法,比如大热天穿着羽绒服直播跳舞。

不管怎样,近两年的治疗很有成效,帆帆已经实现不带癌生存,医生说90%的可能会痊愈。目前,帆帆还有三期化疗和免疫治疗要做,正在调理肠胃,住院治疗的大项花费、每月的固定药费都需要他们不断赚钱、攒钱。

“不管怎样,既然生了帆帆,帆帆叫我们一声爸爸妈妈,我们一定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尽到这一份责任给他治病,哪怕砸锅卖铁。”帆帆爸爸说。

知多D

怎样尽早发现“儿童肿瘤之王”?

神经母细胞瘤相当罕见,发病率为每十万人中有7至8人,我国每年明确新增的患者数量为2500至3000例。

这是一种多发于儿童的恶性实体肿瘤,其患儿数量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0%,中位发病年龄在17个月左右,起病隐匿,大约有一半的孩子在确诊时已经发展到晚期(高危组),在我国远期生存率不到50%。

怎样早期发现?杨天佑介绍,这种肿瘤有相当一部分原发于腹部,因此,每年做腹部彩超可以筛查出一部分。

家长也可留心观察孩子身体是否有异常的包块出现,比如,在为幼儿洗澡、涂身体乳、换衣服时,都可以多留心、摸一摸,尤其是肚子的部分,“一般人肚子是很软的,如果哪里摸上去是硬的,就要警惕了”。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通讯员 周密 陈文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