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2:20:00
来源:【烟台市融媒体中心】
烟台融媒4月28日讯(记者 衣玉林 通讯员 臧日平)4月27日上午,307吨进口含金矿砂在山东港口烟台港,由海关现场监管启动保税混配作业,全国首单保税混金业务在烟台正式启动,标志着烟台实现保税混金“制度全国首创、业务全国首单、试点全国首试”。
开展保税混金业务是近年来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领域,继裕龙石化原油进口、万华石脑油进口后的又一重大创新、增量支撑。从落户历程看,这一国家试点首选烟台来之不易、凝聚多方合力:全市各级围绕试点业务主体、税政监管、场地建设等实施要素共同发力,烟台海关争取总署总关支持,在全国率先制定保税混金监管方案,完成波动性试验、首单矿砂通关保障;自贸区利用自贸高地优势,注册3家试点企业;烟台港高标准高效率完成混金专用场所建设,创新混配作业技术应用,作业效率达到100吨/小时;商务、海关、生态环境、自贸、综保合力完成混矿场所验收,全力保障首单混金业务落地。
近年来,烟台市制定了“以港兴市”战略发展规划,提出依托港口资源打造“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目标,在海关总署的大力支持下,烟台先后开展了混铁、混油、混铜业务。2024年,烟台混矿业务共完成1528.67万吨、价值约451.1亿元,其中,混铁完成751.3万吨、价值64.89亿元,转口日韩量居全国第一;混油完成721.5万吨、价值288亿元,居全国第一;混铜完成55.87万吨、价值98.21亿元,居全国第二,为烟台市成为北方首个迈入万亿GDP的非省会地级市作出重要贡献。
对全市外贸行业而言,保税混金成功突破,对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产生极大吸引力,有利于推动在烟台合作建立新的全矿种混矿基地,实现国外矿山“前移”至烟台港,搭建“港上矿山”,助力烟台“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建设。
作为黄金大市,烟台集聚了恒邦、招金等龙头骨干企业,黄金产量、产业均居全国前列。此次混金落地为全市有色贵金属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固的供应链基础。同时,前期合力联动解决了金精矿归类征税问题,海关也将借助首单落地突破跨编码混金,一系列突破性争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产业核心问题,还将为全市外贸带来额外增量。
“下步,烟台将最大限度用活用好混金试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优化口岸监管方式,做大保税混铜、混金业务规模,加快打造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烟台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服务企业做大混金规模,联合海关、自贸区等单位,主动服务骨干企业需求,做大做强混金盘子。积极做好项目汇聚招引,联合自贸区、烟台港等做好全球矿商招引,导入供应链、物流、现货及衍生品交易等模式业态,迅速形成新增量。
本文来自【烟台市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