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6:10:00
长治市人民医院
全国首批!
全省首例!
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近日,长治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上海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的指导下,成功为一名23岁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实施了生物可降解封堵术。该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医院在先心病治疗领域迈入精准化、微创化的新阶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先进、更人性化的治疗选择。
张女士因间断胸闷3年入院,经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 房间隔缺损(Ⅱ 孔型)。结合患者病史及心脏彩超结果,心血管内科医生判断其具备经皮房间隔介入封堵的适应症。然而,张女士家属考虑张女士年龄小,传统的镍钛合金材质封堵器需终身留存体内,可能对其未来婚姻及就业产生影响。心血管介入团队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实施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在食道超声的全程引导下,医生顺利完成了对缺损房间隔的介入封堵。整个手术持续约 1 小时,术后患者无不适,血压平稳。经食道超声及经胸超声检查,均提示封堵良好,患者已安返病房。
心血管介入团队术中植入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展示
左图为超声科王俊彦医师术中通过食道超声观察封堵效果,右图为术中封堵器放置好后影像
左图示术前食道超声提示房间隔缺损及右向左分流,右图示术后缺损封堵良好。
心血管内科主任王瑞华术后表示:“房间隔缺损一般采用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的介入微创治疗。经股静脉介入植入封堵器,放置房间隔缺损,堵上这个缺口,像桥梁似的连接两边的缺损残端,并刺激内皮细胞生长,内皮细胞最终完全包裹住封堵器。若是传统的金属封堵器,则会永久被封闭在房间隔内,造成患者心理负担,也有可能影响将来其他的介入手术。但生物可降解的封堵器仅作为临时的“桥梁”,经过7-8个月的代谢,完成使命后的它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缺损部位将完全由患者自身组织修复,这意味着患者痊愈后体内将不留下任何物质,真正做到了“介入无植入”。
该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长治市人民医院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领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和理念在临床的顺利使用和普及,长治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将在技术和疾病管理模式上继续寻求创新和突破,不断提升先天性心脏病综合诊治和管理水平,为更多百姓带来福祉。
小科普:
正常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两个心房的间隔叫做房间隔。由于某种原因房间隔发育不完善,留下一个通道,称为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之一,约占所有先心病的10%-20%,在成人先心病中占首位。该病患者易反复并发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到成人阶段逐渐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如未及时处理,可能出现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来源:长治市人民医院)
(责编:张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