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3:51:14
1解放牌与红砖墙一九五九年的夏末,北方的阳光依旧带着灼人的温度,
晒得柏油路面微微发软,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属于建设年代的热烈气息。
红旗运输公司的停车场里,几辆军绿色的解放牌卡车像威武的战士般列队站着,
车身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红色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陈阳正蹲在其中一辆的车头前,手里拿着块抹布,仔细擦拭着发动机上的油污。
他今年二十三岁,个头高挑,肩膀宽阔,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裤卷着裤脚,
露出结实的小腿。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他却像是没察觉,
只专注地盯着手里的活儿。阳光把他的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
也给那双眼黑白分明的眼睛镀上了一层亮色,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陈阳,歇会儿吧!
刚跑完一趟包头,累坏了吧?”旁边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是同队的老司机王建国,
大家都叫他老王。老王手里拿着个军用水壶,递过来,“喝点水,凉快凉快。”陈阳直起身,
接过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清凉的水流顺着喉咙下去,驱散了不少燥热。他抹了把嘴,
笑着说:“谢了王哥,没事,年轻力壮的,这点累算啥。”“你小子,就是这股冲劲!
”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也别硬撑着。这次去包头,路上顺利不?
听说那边下了场大雨,路不好走。”“嗯,是有点泥泞,”陈阳点点头,
回忆起路上的情景,“有段路陷进去了,多亏了当地老乡帮忙才拖出来。不过没耽误事,
货按时送到了。”他说起这个,脸上带着点自豪。对他们卡车司机来说,
把货物安全准时送到目的地,比啥都重要。陈阳是三年前进的运输公司。
那会儿他刚从部队退伍,凭着在部队学的开车手艺,被分配到了这里。
解放牌卡车在当时可是宝贝疙瘩,能开上这“大家伙”,在十里八乡都是件让人羡慕的事。
陈阳珍惜这份工作,不仅因为开车是他的热爱,更因为这方向盘握在手里,
他觉得握住的是自己的前途,是为国家建设出份力的责任。这几年,他跑过不少地方,
从繁华的城市到偏远的矿区,车轮碾过无数条道路,
也见证着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拔地而起的厂房,正在铺设的铁轨,
还有田埂上人们挥汗如雨的身影。每看到这些,他心里就憋着一股劲,
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对了,”老王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
“下午有批货到红星钢铁厂,据说那边新上了个项目,急等着用。领导说,这趟活儿交给你,
咋样?”陈阳眼睛一亮,红星钢铁厂是市里的重点单位,能给他们送货,是公司信任。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他拍着胸脯应道。“好样的!”老王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那你赶紧再检查检查车,下午两点准时出发。”“哎,知道了!”陈阳又低头忙活起来,
检查轮胎,看看油箱,确认刹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对他来说,
这辆解放牌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像是并肩作战的老伙计。下午两点,陈阳跳上驾驶室,
“砰”地一声关上车门。他调整好坐姿,习惯性地拍了拍方向盘,
像是在跟老伙计打个招呼。发动引擎,解放牌发出一阵沉稳有力的轰鸣,缓缓驶出停车场,
汇入街道上并不密集的车流。街道两旁是整齐的红砖楼房,
墙上刷着各式各样的宣传画和标语。偶尔能看到穿着工装的工人、系着红领巾的孩子,
还有推着自行车、步履匆匆的行人。广播里传来激昂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嘿!
咱们工人有力量……”陈阳跟着调子轻轻哼了两声,脚下油门微微一踩,卡车加快了速度,
朝着城外的红星钢铁厂驶去。红星钢铁厂坐落在城郊,远远望去,
几座高大的烟囱正冒着滚滚浓烟,那在当时可不是污染的象征,而是生产红火的标志。
厂区里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陈阳按照指示,把车开到原料仓库门口停下。他跳下车,
刚想去找仓库管理员签字,就听到一阵清脆的女声在不远处响起:“师傅,麻烦让一下,
让一下!”陈阳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浅蓝色工装、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
正推着一辆装满废钢料的小推车,费力地从旁边拐过来。她的额头上也满是汗,
脸颊因为用力而透着健康的红晕,鼻尖小巧,嘴唇是自然的樱粉色,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又大又亮,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透着股机灵劲儿。
小推车似乎有点沉,她推得有些吃力,眼看就要撞到陈阳的卡车后轮。
陈阳下意识地快步上前,伸手一把抓住了车把手,帮着她稳住了车。“哎,谢谢你啊!
”姑娘喘了口气,抬起头来,正好对上陈阳的目光。她愣了一下,
大概是没想到会有人突然帮忙,脸颊更红了些,连忙说道:“真是太感谢了,差点就撞上了。
”陈阳看着她,阳光透过厂房的缝隙照在她脸上,细小的绒毛都看得清楚。
他觉得这姑娘的眼睛真亮,像他跑夜路时看到的星星。他定了定神,松开手,
憨厚地笑了笑:“没事,举手之劳。你慢点推。”“嗯!”姑娘用力点了点头,
再次道谢后,推着车,脚步轻快地走了。走了几步,她还回头看了一眼陈阳,
正好对上他还没来得及收回的目光,两人都有点不好意思地移开了视线。陈阳摸了摸后脑勺,
心里觉得有点异样,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投了颗小石子,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他看着姑娘的背影消失在仓库拐角,那两条晃动的麻花辫像是在他眼前晃了晃。“同志,
你是红旗运输公司来送货的吧?”一个戴着安全帽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打断了陈阳的思绪。“是,我是陈阳。”陈阳立刻回过神,拿出送货单递过去。
“我是仓库管理员,姓李。”李师傅接过单子看了看,“卸货吧,这边有人。
”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陈阳在一旁看着,偶尔搭把手。
他的目光却忍不住时不时地往刚才那姑娘消失的方向瞟,心里还在想着那双亮闪闪的眼睛。
卸完货,签好字,已经快到傍晚了。夕阳把钢铁厂的厂房染上了一层金色,
烟囱里的烟在晚霞中飘散。陈阳发动卡车,准备返程。车子开出钢铁厂大门时,
他又看到了那个姑娘。她正和几个女工一起,端着搪瓷饭盒从食堂出来,说说笑笑的。
听到卡车的声音,她抬起头,正好看到驾驶室里的陈阳。这次,她没有躲闪,
反而朝着他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还挥了挥手。陈阳的心跳莫名地漏了一拍,
他连忙也抬起手,朝她挥了挥。卡车渐渐驶远,后视镜里,那个浅蓝色的身影越来越小,
直到消失不见。陈阳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他不知道她的名字,
不知道她在哪个车间,但他记住了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那个像阳光一样明媚的笑容。他想,
以后要是还有机会来红星钢铁厂送货,说不定能再见到她。解放牌卡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
夕阳把它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车厢里似乎还残留着钢铁厂特有的铁锈味,但陈阳闻着,
却觉得比平时多了点不一样的味道。他知道,自己平凡的卡车司机生涯里,
好像突然闯进了一抹亮眼的色彩,就像这火红的年代一样,充满了未知的可能。
2麻花辫与热馒头自从上次在红星钢铁厂见过那个梳着麻花辫的姑娘后,
陈阳的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占了一块。跑车的时候,
眼前偶尔会闪过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灿烂的笑容;回到宿舍,闲下来的时候,
也总忍不住琢磨,她是哪个车间的?叫什么名字?或许是老天爷听到了他的念叨,没过几天,
公司又派了一趟活儿去红星钢铁厂,还是送一批急用的轴承。接到任务时,
陈阳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莫名地有点小期待。再次来到钢铁厂,
熟悉的轰鸣声和铁锈味扑面而来。陈阳把车停稳,跳下来刚要去找李师傅,
就听到身后有人喊:“哎,卡车师傅!”他心里一动,回头看去,果然是那个姑娘。
她还是穿着那件浅蓝色的工装,只是今天没推小车,手里拿着个记录本,
像是刚从哪个车间出来。“是你啊。”陈阳的声音不自觉地放柔和了些。“嗯,
又来送货啦?”姑娘走到他面前,笑着问。她的笑容还是那么甜,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上次多亏你了,不然我那车料肯定得撞坏轮子。”“小事儿,不值一提。
”陈阳挠了挠头,看着她近在咫尺的脸,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肥皂味,
混合着一点汗水的气息,很干净,也很让人安心。“你……你在这儿上班?”“是啊,
我在炼钢车间,做记录员。”姑娘点点头,指了指不远处一座冒着热气的厂房,
“我叫林晓燕,你呢?”“我叫陈阳,红旗运输公司的。”终于知道了她的名字,
陈阳心里像吃了块糖,甜甜的。“林晓燕,挺好的名字。
”林晓燕被他直白的夸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脸颊微红,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
这时,李师傅走了过来,“陈阳啊,来了?卸货吧。”“哎,好。”陈阳应道。
林晓燕见状,说:“那你们忙,我先过去了。”她转身要走,又像是想起了什么,
回头对陈阳说:“对了,现在快到饭点了,卸完货要是不着急走,食堂有热馒头,挺好吃的。
”“啊?哦,好,谢谢。”陈阳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看着林晓燕小跑着离开的背影,
陈阳觉得心里暖烘烘的。卸货的过程很顺利。工人们动作麻利,陈阳也搭了把手,
不一会儿就卸完了。签完字,李师傅热情地留他吃饭,“食堂今天做了猪肉白菜馅的包子,
尝尝?”陈阳想起林晓燕的话,心里有点犹豫,又有点期待,便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钢铁厂的食堂很大,里面挤满了吃饭的工人,人声鼎沸,充满了烟火气。
大家都拿着搪瓷饭盒,排队打饭,脸上带着忙碌后的疲惫,却也有着对生活的热忱。
陈阳拿着李师傅给的饭票,排队打了两个包子和一碗玉米糊糊。他四处看了看,想找个空位,
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人群里搜寻着林晓燕的身影。还真让他找到了。
林晓燕正和两个女工坐在靠窗的位置吃饭,一边吃一边说着什么,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
陈阳深吸了口气,端着饭盒走了过去。“林晓燕,这儿有人吗?”林晓燕抬头看到他,
眼睛一亮,连忙说:“没人没人,坐这儿吧。
”她还跟旁边的两个女工介绍:“这是红旗运输公司的陈阳师傅,上次帮了我大忙。
”那两个女工打量着陈阳,一个梳着短发的爽朗地说:“哦,就是你啊,
晓燕跟我们念叨好几回了,说你人真好。”陈阳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
在林晓燕旁边坐下。“尝尝这个包子,我们食堂张师傅的手艺,一绝!
”林晓燕拿起一个包子递给陈阳,像是在炫耀自己家的好东西。包子热乎乎的,
还冒着热气,咬一口,肉香和白菜的清甜混合在一起,确实味道不错。陈阳吃得很香,
一边吃一边跟她们聊着天。他说起跑运输时遇到的趣事,比如在山区遇到过拦路的狍子,
在草原上见过一望无际的羊群;林晓燕她们则说起车间里的事,哪个师傅炼钢技术好,
哪个姐妹又评上了先进。陈阳发现,林晓燕不仅人长得好看,性格也特别好,开朗、爱笑,
说起话来条理清晰,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她讲起炼钢车间的钢水如何在炉膛里翻滚,
如何变成一块块合格的钢坯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那是一种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
陈阳看着她,心里那份异样的感觉越来越清晰。他觉得,这个姑娘就像这火红的年代一样,
充满了活力和希望。吃完饭,陈阳要赶回公司了。林晓燕送他到卡车旁。“谢谢你的包子,
很好吃。”陈阳真诚地说。“不客气,以后常来啊。”林晓燕笑着说,
“我们这儿经常需要你们运输公司送货呢。”“一定,一定。”陈阳点点头,跳上驾驶室。
他发动引擎,朝林晓燕挥了挥手:“我走了,再见!”“再见!路上小心!
”林晓燕也朝他挥手,直到卡车开出很远,她才转身回了车间。陈阳开着车,
心里美滋滋的。他觉得今天的阳光格外明媚,连空气都变得香甜起来。他看了看仪表盘,
又看了看前方的路,心里默默念叨着:以后得多争取来红星钢铁厂的活儿。他不知道,
这份刚刚萌芽的情愫,将会在这个火红的年代里,经历怎样的风雨,又会开出怎样绚烂的花。
他只知道,从今天起,他的心里除了方向盘和远方,又多了一个牵挂的人,
一个叫林晓燕的、有着明亮眼睛和麻花辫的姑娘。
3风雨路与互助情日子像解放牌卡车的车轮一样,滚滚向前。陈阳跑运输的路线里,
红星钢铁厂成了他最期待的一站。只要有去那边的活儿,他总是第一个报名。一来二去,
他和林晓燕越来越熟悉。有时候他送货到得早,林晓燕还没下班,他就会在卡车旁等一会儿,
看她从车间里走出来,带着一身热气和笑容;有时候他来得晚,食堂已经关门了,
林晓燕就会提前帮他留两个馒头或者一块玉米饼,用纱布包好,塞到他手里,还是热乎乎的。
他们聊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从工作到生活,从过去到未来。陈阳知道了林晓燕是从农村来的,
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弟弟,她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厂里的培训班,
才成了一名车间记录员。林晓燕也知道了陈阳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他高中毕业后就参了军,
在部队里学会了开车,退伍后才进了运输公司。相似的出身,相近的年纪,
还有对生活同样的热情和对未来同样的憧憬,让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这天,
陈阳又要去红星钢铁厂送货,拉的是一批精密的仪器,怕淋雨,用油布盖得严严实实。
出发的时候,天气还好好的,阳光明媚,可走到半路,天空突然变了脸,乌云密布,
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雨越下越大,像是瓢泼一样,能见度变得很低。
路面很快就积了水,车轮碾过,溅起高高的水花。陈阳小心翼翼地握着方向盘,降低车速,
心里有些着急。这批仪器很重要,要是淋了雨就麻烦了。而且,他还想着早点到,
能和林晓燕说上几句话。就在他全神贯注地开车时,突然听到“哐当”一声响,
车子猛地一震,然后就有点跑偏。陈阳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把车停到路边,拉上手刹,
跳下车去看。糟糕!右后轮胎爆了!雨下得太大了,陈阳刚下车,浑身就被浇透了。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看着瘪下去的轮胎,眉头紧锁。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又是这么大的雨,换轮胎可不是件容易事。他咬了咬牙,从车厢里拿出备胎和工具,
开始动手换胎。雨水模糊了视线,手上的工具也变得湿滑,拧螺丝的时候特别费劲。
冰冷的雨水顺着脖子往下流,冻得他直打哆嗦,但他还是咬紧牙关,一点点地卸着旧轮胎。
就在他埋头苦干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汽车喇叭声。他回头一看,是一辆厂里的吉普车,
停在了他的卡车后面。车门打开,下来一个人,穿着雨衣,朝他跑了过来。“陈阳?
你怎么在这儿?”熟悉的声音,是林晓燕!陈阳又惊又喜,“晓燕?你怎么来了?
”“我们厂长让我去市里送份急件,正好路过这儿,看到你的车停在路边,就过来看看。
”林晓燕跑到他身边,看到瘪下去的轮胎和满地的工具,立刻明白了,“轮胎爆了?
我来帮你!”“不用不用,雨太大了,你快回车里去,别淋湿了感冒。”陈阳连忙说。
林晓燕穿着雨衣,但头发和裤脚还是湿了,脸上也沾着雨水。“没事,我年轻,火力壮!
”林晓燕不由分说,拿起旁边的扳手,“你说,我帮你拧哪个?”她的眼神很坚定,
没有丝毫犹豫。看着她认真的样子,陈阳心里一阵感动。他知道,林晓燕不是在说客套话,
她是真的想帮忙。在这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就是这么纯粹和直接。
“那……你帮我扶着备胎,我把旧的卸下来。”陈阳不再推辞。“好!”雨还在下,
风也还在刮。两个人一个卸轮胎,一个扶备胎,配合得还挺默契。林晓燕的力气不大,
但她很用力,小脸憋得通红。雨水顺着她的脸颊往下流,她也顾不上擦。陈阳看着她,
心里暖暖的。他觉得,有她在身边,再大的风雨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他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想赶紧把轮胎换好,让她少淋点雨。终于,在两人的合力下,备胎换好了。
陈阳把旧轮胎和工具收拾好,放回车厢。他看着林晓燕,她的头发湿哒哒地贴在脸上,
雨衣也湿透了,像只落汤鸡,却笑得格外灿烂。“谢谢你啊,晓燕。
”陈阳的声音有些沙哑,心里充满了感激。“谢啥,咱们谁跟谁啊。
”林晓燕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快上车吧,换身干衣服,别感冒了。我车里有干净的毛巾,
你拿去擦擦。”“好。”陈阳上了自己的驾驶室,林晓燕也回到了吉普车上,
拿了条毛巾递给他。陈阳擦干脸上和头发上的水,感觉暖和了一些。“你送完件赶紧回去吧,
别耽误事。”陈阳对林晓燕说。“嗯,你也小心点,慢慢开。”林晓燕点点头,
“到了厂里给我打个电话。”“好。”林晓燕上了吉普车,朝他挥了挥手,开车先走了。
陈阳看着她的车消失在雨幕中,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拿起那条带着淡淡肥皂味的毛巾,
闻了闻,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他发动卡车,重新上路。雨还在下,
但他的心里却是一片晴朗。他知道,自己和林晓燕之间的关系,在这场风雨中,又近了一步。
这种互相帮助、彼此牵挂的感觉,就像寒冬里的炉火,温暖而有力,
支撑着他们在这火红的年代里,勇敢地往前走。
4车间里的“小老师”与运输线上的“有心人”换胎事件后,
陈阳和林晓燕的关系又亲近了不少。再见面时,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自然的熟稔。
林晓燕所在的炼钢车间最近在搞技术革新,要引进一套新的炼钢设备,
需要学习很多新的技术资料。这些资料里有不少是关于机械原理和电气控制的,
对于只上过培训班的林晓燕来说,有些内容理解起来很吃力。这天,陈阳又来送货,
卸完货后,看到林晓燕正坐在车间门口的石阶上,皱着眉头看一本厚厚的书,
时不时还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看什么呢,这么入神?”陈阳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
林晓燕抬起头,看到是他,笑了笑,把书递给她:“你看这个,好多地方都看不懂。
”陈阳接过书,是一本《机械基础原理》。他在部队的时候,学过一些机械知识,
对这些内容还算熟悉。他翻了翻,指着其中一段说:“这个我知道,我给你讲讲?”“真的?
太好了!”林晓燕眼睛一亮,立刻凑了过来,拿出本子和笔,“你讲吧,我记下来。
”陈阳清了清嗓子,开始给她讲解。他讲得很仔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把复杂的原理解释清楚。遇到她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反复讲,
还结合他开车时遇到的机械问题举例说明。林晓燕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点头,
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阳光照在她专注的脸上,她的睫毛很长,微微颤动着,
像两只停在花瓣上的蝴蝶。陈阳讲着讲着,偶尔会看她一眼,心里觉得很满足。他没想到,
自己还能当一回“老师”,而且还是给林晓燕当老师。“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
”林晓燕恍然大悟,兴奋地拍了下手,“陈阳,你太厉害了!
比我们车间的技术员讲得还清楚!”被她这么一夸,陈阳有点不好意思,“哪有,
我就是懂点皮毛。”“皮毛也比我强啊。”林晓燕看着他,眼神里满是崇拜,
“以后我要是还有不懂的,能问你吗?”“当然能,随时欢迎。”陈阳爽快地答应了。
从那以后,林晓燕经常找陈阳请教问题。有时候是在他送货的时候,
见缝插针地问几句;有时候是她休息的时候,跑到运输公司去找他。
陈阳总是耐心地给她讲解,还把自己以前在部队里学的一些机械图纸画给她看。
林晓燕学得很快,进步很大,车间主任都夸她:“晓燕这丫头,越来越能干了!
”林晓燕每次听到夸奖,心里都会想起陈阳,觉得这里面有他一半的功劳。而陈阳,
也成了运输线上的“有心人”。他跑的地方多,见识广,每次看到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或者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都会记在心里,回来告诉林晓燕。他去南方送货,
看到那边的工厂用了一种新的记账方法,很高效,就仔细打听了,回来告诉林晓燕,
让她在做车间记录的时候参考一下;他去矿区送货,
听说那里的工人发明了一种省力的搬运工具,就画了个草图给林晓燕,
看看能不能用到她们车间。林晓燕觉得,陈阳就像一本百科全书,
总能给她带来新的知识和启发。她越来越佩服他,也越来越喜欢和他在一起。这天,
林晓燕拿着一张奖状,兴冲冲地跑到运输公司找陈阳。“陈阳,你看!”她把奖状递给他,
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陈阳接过来一看,是“技术革新能手”的奖状。“厉害啊,
晓燕!恭喜恭喜!”他由衷地为她高兴。“这还多亏了你呢,”林晓燕笑着说,
“你给我讲的那些机械原理,帮了我大忙,我才能顺利完成这次的技术革新。
”“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陈阳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欣赏,“你本来就很聪明,
又肯吃苦。”被他这么一说,林晓燕的脸颊又红了。她低着头,小声说:“陈阳,
晚上我请你看电影吧?市里电影院新上映了《红色娘子军》,听说很好看。
”陈阳的心猛地一跳,他没想到林晓燕会主动约他。他连忙点头:“好啊,好啊!
”他的声音都有点激动。“那晚上七点,电影院门口见?”“嗯!七点,不见不散!
”看着林晓燕蹦蹦跳跳离开的背影,陈阳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快要从嗓子眼里出来了。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奖状,又看了看窗外,觉得今天的天空格外蓝,阳光格外暖。他知道,
这不仅仅是一张电影票,更是林晓燕对他的一份心意。他们的感情,
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中,悄然升温,像炼钢炉里的钢水一样,越来越炽热。
5银幕下的心跳与时代的考验晚上七点,市电影院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大多是穿着工装的年轻人,说说笑笑,充满了活力。陈阳提前到了,
穿着一件洗得干干净净的白衬衫,显得格外精神。他有点紧张,不停地看着手表,
眼睛也时不时地在人群中搜索。“陈阳!”林晓燕的声音传来。陈阳回头,
看到林晓燕朝他跑了过来。她今天没穿工装,换了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
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的,用一根红色的头绳扎着,显得更加清秀动人。“你来啦。
”林晓燕跑到他面前,微微喘着气,脸颊微红。“嗯,刚到。”陈阳看着她,
心跳又开始加速。“那我们进去吧。”“好。”两人走进电影院,找到座位坐下。
电影还没开始,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嗡嗡的说话声充满了整个放映厅。
陈阳和林晓燕并排坐着,中间隔着一点点距离,谁都没说话,但都能感觉到彼此的存在。
小说《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
《陈阳林晓燕》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大结局在线阅读 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