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奋勇争先 青春先行|“数字赋能 乐动青春”第三届青连两岸交流营火热开营

两岸青年共绘振兴新图景,数字赋能激活乡村动能。4月25日,由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指导,共青团福州市委员会、闽清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数字赋能 乐动青春”2025第三届青连两岸交流营活动在闽清县樟洋村启动。共青团福州市委员会书记林敦、闽清县委副书记林立清、闽清县副县长陈秀宜出席活动。

本次交流营启动仪式以“‘奋勇争先 青春先行’两岸青年联合创新行动”为主题,邀请100余名两岸师生、企业代表相聚闽清,共同见证首个“DeepSeek村长”计划及“舞鼓丰登”青少年舞动疗愈工坊正式启动实施,并参与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艺术展、DeepSeek村长应用成果发布会等特色活动,探索“人工智能+舞动疗愈”融合的两岸青年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打造首个“音乐疗愈乡村”。

仪式上,闽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秀宜致欢迎辞并表示,“数字赋能 乐动青春”2025第三届青连两岸交流营活动,以“DeepSeek村长”聘任与“舞动疗愈”项目为纽带,奋力搭建两岸青年交流互鉴的平台,让科技智慧碰撞文化火花,让青春热血融入乡土脉动,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勾勒出两岸融合的青春注脚。希望广大两岸青年朋友,收获科技实践的硕果、结交跨越海峡的挚友、成为两岸融合的“播种者”、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福建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孟迎芳表示,希望“舞鼓丰登”团队通过舞动疗愈这种独特的形式,能够继续为乡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未来与更多的学校、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让心理健康教育惠及更多的人。

共青团福州市委员会书记林敦在致辞中表示,福州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有前沿的科技创新平台。希望两岸青年以青春之名,在数字经济中探索未来前景,在音乐创作间激荡青春旋律,在深化交流互鉴中凝聚共识。以数字赋能,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传统农业插上数字化翅膀。积极开展两岸青年创客直播助农行动,以流量经济激活乡村产业。DeepSeek村长们要带头推动“数字文化下乡”,将前沿科技运用到乡村治理、文旅发展等领域。要以创新之能,全方位构建“引才、留才、助才”生态体系,帮助台青实现“登陆即融入、创业有支持、发展有未来”,在打造台胞台企台青登陆第一幸福家园中奋勇争先。

随后,林敦向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闽清站颁发了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青连两岸”合作单位铭牌,进一步扩大了榕台青年融合发展“生态圈”。接下来,团市委将携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闽清站进一步整合人才智力优势,吸引两岸青年扎根农村,共同探索“数字+音乐”乡村振兴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与科技双驱动新动能。

首批“DeepSeek村长”聘任仪式上,来自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硕士万文静发布了“DeepSeek村长”计划,介绍了此次推出的DeepSeek村长”是由AI工具应用人才、人工智能设备与数字人构成的“数字化乡村振兴执行官”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数字化转型。

闽清县委人才办、福建省引凤扶贫服务中心、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华侨大学工学院、福建省“师带徒”人才驿站、闽清县农信社等多家单位共同上台进行了首批“DeepSeek村长”专家聘任仪式及DeepSeek村长人才培养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并将通过“理论培训+数字技能+实践实训”模式,构建“政产学研用”全链条乡村AI人才培育体系。

活动中,由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陈慧琳创立的“舞鼓丰登”青少年舞动疗愈工坊正式揭牌,并进行了首批6名乡村青少年舞动疗愈师聘任仪式和5所“舞鼓丰登”共建小学授牌仪式。国家级举重运动员乌天琪授聘为“乡村青少年公益大使”。该项目融入闽清礼乐文化,以“舞动疗愈+数字技术”模式为核心,传承地域文化同时,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与青少年健康发展双向融合。

在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艺术展中,福建农林大学“青榄金萃”复合益生菌橄榄饮料项目、华侨大学“星语音梦”孤独症儿童音乐疗愈项目、福建医科大学“微笑快车”口腔治疗公益服务项目等两岸青年共创项目路演精彩纷呈,推动了“数字技术—产业应用—公益服务”融合落地。台湾大学生顾大卫表示,本次活动亮点纷呈,专业特色突出,很好的展现了两岸青年的创新能力和青春风采。

据悉,本届交流营持续至4月26日,期间还举办了青少年舞动疗愈工坊实践活动、“DeepSeek村长”农文旅实操成果展示、应用成果发布会等系列活动。

团市委、闽清县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平台,引导两岸青年关注乡村发展机遇,感受乡土魅力,同时吸引两岸优质青年人才与创业项目落地乡村,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创产业融合等创新方式,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在福州市全力建设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浪潮的推动下,团闽清县委也积极响应,主动作为,探索构建‘短期交流—长期跟进—成果转化’的常态化机制,让数字技术与青春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双引擎’。

(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