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20:26:00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齐荣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 李亚婷 郭星 摄制
4月16日,中午12点,平凉首家“工会大食堂”迎来用餐高峰。环卫工人王秀兰和几名同事围坐一桌,边吃边聊。“以前蹲在路边啃冷馒头,现在能坐着吃热饭,还能和姐妹们说说话。”她夹起一块红烧肉笑道,“这肉炖得软烂,牙口不好也吃得动。”一旁的年轻妈妈从孩子的肩头取下书包,询问着孩子今天中午想“打卡”的菜品。“孩子在广成学校上学,离这很近,菜品随来随取,出示‘陇工惠’App会员页面就能在结账时享优惠,就餐价钱便宜了,时间缩短了,孩子得到了更长的午休时间。”
这间位于崆峒区御景华府小区1号楼门面房的26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20人用餐的“暖心厨房”,由市总工会联合平凉化府餐饮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旨在解决新就业群体及广大工会会员“就餐难、就餐贵”的问题。4月11日,随着平凉市首家“工会大食堂”的揭牌运营,工会会员们迫不及待涌入食堂,热气腾腾的早餐香气扑面而来。“早上3元就能吃饱,5元吃好!这比路边摊还划算!”外卖骑手张强咬了一口刚出锅的包子,脸上满是笑意。他的同事接过一碗小米粥感叹:“以前赶单子经常顾不上吃饭,现在有了这个食堂,胃里踏实多了。”揭牌当天,这里迎来近200人次工会会员用餐,职工们用“暖胃又暖心”形容这份来自“娘家人”的关怀。
据了解,"工会大食堂"的诞生,源于市总工会对全市职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的深入调研。近年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规模扩大,但他们的就餐问题长期被忽视——路边摊卫生堪忧,餐馆价格偏高,自带饭菜又难以保温。为此,市总工会创新提出“工会补一点,商家让一点,会员出一点”的运营模式,通过三方分担成本,将价格压至普惠水平。“工会按季度核算汇总投入专项补贴,商家则承诺以成本价供应食材,最终会员只需承担优惠后费用。”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负责人李建军说。
走进"工会大食堂",明档厨房里厨师们正忙碌地翻炒菜品,消毒柜、留样冰箱等设备一应俱全。负责人任小娟透露,食堂每日供应30余种菜品,早餐涵盖包子、豆浆、杂粮粥等,午餐和晚餐除了自选菜品享受8.5折优惠外,还提供套餐,套餐菜单经过精心搭配,确保低油低盐、膳食均衡。“10元爱心套餐包含12个品种自选称重菜1份和米饭;15元暖心套餐包含荤菜1份、12个品种自选称重菜1份和米饭。”她指着墙上的菜单介绍道,不仅要让咱们的职工“吃饱”还要“吃好”。
任小娟坦言,参与项目起初是出于社会责任,但工会的补贴机制让企业“既能做好事,又不亏本”。“我们还将食堂作为品牌展示窗口,未来计划延伸服务链条。”
“从选址到菜品定价,从营养搭配到环境优化,我们始终秉持‘实惠、健康、温暖’三大原则,力求让每一位职工吃得放心、舒心、暖心。”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工会大食堂"不仅是就餐场所,更成为传递工会关怀、凝聚职工力量的“幸福港湾”,也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针对职工群众的公益性普惠化服务,共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