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伏天其实很耗阳气,中医推荐做6件事

【来源:阜新微报】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在中医理论中,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气”就是阳气,可看作是各脏腑功能正常运转的原动力。

如果身体阳气不足,会导致它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人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减损寿命。

生活中很多不良习惯都会耗损阳气或阻碍阳气畅达,比如过度贪凉、久坐、运动量不足或过度等,所以近年来,免疫力低下、腹泻、疲倦、手脚凉、颈肩腰腿痛等多种不适症状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阳气不足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1. 怕风怕冷,手脚发凉,比一般人耐受寒冷的能力差,夏天受不了空调、电扇直吹等;

2. 胃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凉,夜尿多;

3. 容易感到疲倦,喜欢躺着,缺乏活力;

4. 胃口差,不能耐受寒凉饮食;

5. 大便软或不成形,容易腹泻;

6. 舌质偏淡,舌苔白或白腻。

做好6件事攒足阳气

夏天虽是阳气容易耗伤的季节,但也是攒足阳气、抵御“冬病”的重要时机。需要注意的是,“养阳”并不是一味地“补阳”,具体如何养护,可参考以下方法。

1

早睡早起

夜间是阳气潜藏的时候,要保证每天7~9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午间小憩有助于恢复体力,但不宜过长。

2

晒背泡脚

白天适当晒太阳,尤其是晒后背,有助于吸收自然界的阳气,但要注意防晒伤和中暑。

夏季在空调房中要注意腹部、腰背部和下肢的保暖,不可过度贪凉。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可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

3

温和运动

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阳气。但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如果大汗淋漓反而损伤阳气。

可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做瑜伽等。运动时间建议在清晨或傍晚,避开炎热的中午和下午。

4

饮食温补

阳虚的人可多吃一些具有温阳作用的食物,如羊肉、核桃、韭菜、生姜等。

同时避免贪食生冷、寒凉之品,如西瓜、梨、苦瓜等,这些食物容易损伤阳气,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后还容易腹泻。

5

适当艾灸

艾灸是中医临床调理阳虚体质的常用方法,通过艾灸足三里(膝盖骨外侧下方约四横指处)、关元(脐下3寸)、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等穴位,可以温通经络、补充阳气。

艾灸时,要注意掌握好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和伤阴。

6

情志调节

夏季应注重精神调养,避免大悲大喜,尽量让自己平心静气。这样做能让阳气既足以发挥效用,又不过于亢盛,保持在平衡的限度内。

来源: 生命时报

编辑 张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