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1:03:00
“从伏牛山麓到刚果河畔,从中原腹地到全球舞台……”洛阳钼业的年报高度概括了公司近些年的发展。
4月26日,该公司发布一季报,当期营收表现稳定,但是在铜、钴价格上涨的拉动下,公司净利润达到39.46亿元,较上年同期再增90.47%。
而作为最主要利润来源的铜、钴产品,则出自洛阳钼业前期收购的刚果金KFM、TFM两大“世界级矿山”。凭借对以上项目的成功运营,2024年公司铜产能已经跻身全球前十位,并蝉联全球第一大钴矿生产商,当期公司营业总额更是首次突破2000亿元。
截至目前,洛阳钼业在刚果(金)拥有6条生产线、60万吨/年以上的产铜能力。不过,TFM西区、KFM二期尚处于前期勘探阶段,公司原定的80万~100万吨铜产能目标需要到2028年才能实现,这意味未来三年公司缺少一些确定性的业绩增量。
而随着近期30亿元溢价收购加拿大Lumina黄金公司股权,以及洛阳钼业管理层大规模调整等更多信息的对外释放,公司的中期业绩增量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洛阳钼业在手货币资金高达320.5亿元。
上周末披露的公告也显示,公司董事长袁宏林、副董事长李朝春申请辞职,而即将履新的阙朝阳、刘建锋等人则普遍具备国际矿业投资并购、开发运营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种种迹象表明,洛阳钼业很可能会展开新一轮的外部并购,以推动公司规模、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
对于洛阳钼业2025年的产能释放情况,本报今年1月报道曾指出“经过2024年产能的全面爆发后,加之暂时没有明确的新增产能释放,2025年公司铜、钴产量增速预计会有所回落。”
同时,公司2025年度经营计划也显示,公司当期计划产铜60万~66万吨,2024年公司铜产量则达到65.01万吨,相当于今年公司铜产量至多小幅增长。
从一季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公司整体产量略超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洛阳钼业人士处了解到,今年2月公司KFM、TFM两大项目的铜产量,双双创出单月历史新高。
需要指出的是,KFM、TFM项目所在的刚果(金)今年2月曾经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以应对全球钴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这使得一季度国际钴价出现明显上涨。
加上伦铜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季度均价高于2024年同期,洛阳钼业的铜、钴产品营收和利润率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拉动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司铜产品增加7.14个百分点至55.21%,钴产品则增加24.81个百分点至61.42%。
而从公司实际销售数据来看,上述钴出口禁令在一季度暂未对洛阳钼业销售端构成影响,当期公司钴产品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仅仅同比下降0.24%。
不过,由于发货、运输和交付存在一定周期,以及上市公司营收确认等因素影响,刚果(金)对钴出口限制可能会滞后反映到洛阳钼业的财报中。
比如在后续披露的半年报中,该公司钴产品销售可能会出现销量下降、库存上升的情况。
这意味着,公司二季度的钴产品销售及整体业绩表现存在一定波动的风险,当然这也只是阶段性的影响,此前洛阳钼业也已经经历过类似状况。
2023年因为刚果(金)权益金事件,洛阳钼业旗下的TFM项目出口也曾受到阶段性影响,而最终在权益金问题得到解决、出口恢复后,公司所累计的库存也如期转化成业绩,并帮助公司营收、利润指标大幅增长。
而如果从限制钴出口刺激价格上涨的角度来看,上述出口禁令对公司业绩反而构成利好,无非是销售和确认收入的时间稍晚而已。
面对持续创新高的国际金价,洛阳钼业在自身业务布局上也在不断调整。
继2023年出售澳大利亚NorthparkesMines铜金矿后,公司近期再次宣布斥资5.81亿加元(约合人民币30.6亿元)收购黄金资产。
根据洛阳钼业公众号消息,公司4月21日宣布,经其投资委员会批准,将以全现金方式收购加拿大上市公司Lumina黄金全部已发行和未发行的所有普通股。
Lumina黄金的核心资产,为厄瓜多尔Cangrejos金矿项目,并持有其100%权益。
洛阳钼业指出,该矿为典型的斑岩型矿,体量大、埋藏浅,全露天开采且剥采比低,加上周边电力、水资源、道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完备,因此开采成本将具竞争力。
另据2023年预可研报告及中金公司研报,Cangrejos项目初始资本投资约9.25亿美元,矿山服务年限约26年,年均黄金产量约37万盎司(11.5吨)。
从经济性看,抵扣副产品后AISC成本(全部维持成本)约671美元/盎司,位于2024年全球金矿AISC成本曲线15%分位以内。
随着上述项目既有产能的释放,后续产量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随之缩小,其二期项目的建设和资源开发可能需要等到2028年,在此之前洛阳钼业中短期内缺少一些确定性的增量项目。
所以,公司本身也需要寻找一些确定性较强的业绩增量,而外部并购则是矿业公司始终绕不开的选项。
“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公司的资源储备、项目建设,这是实现企业增长的必然选择。”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近期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
结合紫金矿业现有的资源储备,金、银也可能会成为该公司后续并购的重要矿种。
实际上,受益于前几年持续稳定的盈利,洛阳钼业当前的现金流非常充裕,具备开展新一轮并购的基础条件。
而随着公司启动对上述金矿项目的收购,也打开了洛阳钼业展开新一轮外部并购的想象空间。
上述公司可能加码外部并购的判断,从其他一些公开信息上也可以找到相关佐证。
4月26日,洛阳钼业披露的增补执行董事候选人及高管变动公告显示,因个人原因,公司董事长袁宏林、副董事长李朝春双双辞职,同时引入阙朝阳等四人出任公司常务副总裁、首席运营官等职务。
上述管理层的调整,在洛阳钼业披露年报时已经有所铺垫。
“对标全球先进同行……我们在资源储备、盈利能力、管理水平、人才建设上还有明显的差距,目前公司的组织能力不足以支撑未来全球矿业的竞争格局。新一轮组织变革与进化,是我们走向新目标的必经之路。”洛阳钼业董事会在年报致辞中指出。
同时,公司董事会表示,将持续管理升级,既要引进采、选、冶领域的顶尖专家,也要引进制造业的管理精英——他们带来的“成本绞杀”能力,正是资源行业最稀缺的基因。
此次履新的四位公司高管,亦符合上述公司董事会给出的专家定位。
其中,阙朝阳为洛阳钼业新任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是中国黄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学会会员。
同时,他还曾经担任紫金矿业集团海内外多个大型项目、区域公司、事业部总经理,集团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在矿业投资并购、勘查、项目建设及运营具备丰富经验。
履新首席投资官的刘建锋,则具备中海油、复星国际洛克石油、洲际油气等企业任职经验,并曾经主导多宗大型跨国并购与资源整合项目。
上述在并购领域具备丰富经验的阙朝阳、刘建锋二人,目前已经被确定增补为洛阳钼业第七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公司对并购方面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被任命为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的Kenny Ives、副总裁谭啸,则是侧重于公司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Kenny Ives,出自全球大宗商品巨头嘉能可,2011年至2021年期间曾经担任后者镍矿部门负责人。
相对年轻的谭啸,则曾担任华为挪威、利比亚等多地子公司总经理职务,在国际化团队建设、国际市场开发和客户拓展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不难看出,洛阳钼业上述管理层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外部资源并购、企业国际化两个方面,而这又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相匹配。
而结合公司TFM、KFM项目产能释放情况,洛阳钼业或许已经开始向“大跨越”阶段过渡,引入并购能力、国际市场拓展能力更为突出的管理层亦是必要之举。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