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1:38:00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立足资源禀赋,整合土地资源,积极发展“双高”红薯产业。当前正值红薯生长的关键时期,沙子街道白泥村正抢抓农时,全力推进红薯管护工作,为丰收打下基础。
近日,记者走进白泥村的“双高”红薯种植基地。烈日下,十余名村民正有序地进行田间管理。他们俯身劳作,挥锄除草,细心呵护着每一株红薯苗。
白泥村“双高”红薯基地负责人张志播说:“今年我们在白泥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600多亩‘双高’红薯,前期投入约40万元。目前正进行第二次施肥和除草,接下来即将进入控旺阶段。预计9月至10月可采收。”
据了解,“双高”红薯因其高产量、高淀粉的特点,成为加工淀粉、粉条等农副产品的理想原料,市场前景广阔。为满足市场需求并促进地方发展,沿河县在沙子街道、夹石、淇滩、甘溪等多个乡镇(街道)积极推广种植。
为保障农户收益,提高种植积极性,沿河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对基地采收的红薯,实行每斤0.5元至0.55元的保底价收购;为种植大户发放每亩600元的补贴,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同时,土地流转也为村集体带来收益。沙子街道白泥村通过与种植大户签订合同,获得数十万元租金,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今年我们村联合明星村共种植‘双高’红薯1000多亩,预计亩产可达5000斤。目前由两位种植大户牵头,已带动白泥村、板桥村、明星村、大漆村、鱼塘村、红花盖村等周边村民实现就地务工增收。”白泥村副主任欧阳黔飞说。
下一步,沿河将继续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产业兴旺、乡村富裕持续发力。
沿河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晓
编辑 田 叶
二审 杨再成
三审 杨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