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居民夜不能寐!乌鲁木齐一小区现规律鸣叫,真相让人意外......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江斌伟)吉尤…... 吉尤 …...” 4月底以来,每到夜晚,住在乌鲁木齐市温泉东路维斯特世纪花园小区的居民就被这样的规律鸣叫声困扰。

“天一黑叫声响起,有时候叫到半夜,很规律。”维斯特世纪花园小区居民方媛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4月底至5月上旬,就陆续有居民反映说夜晚听到了类似机械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持续很长时间;还有人到社区投诉,说叫声令人整夜睡不安稳;也有人夜半三更寻源头,录下这个奇怪的声音。

经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鸟类专家马鸣鉴定,该声音来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西红角鸮,系其4月至5月繁殖期的求偶行为。

“它的学名是西红角鸮,是新疆最小的猫头鹰之一,体长约20 厘米,属夜行性猛禽,以昆虫和啮齿类为食,单只成鸟每年可捕食上千只害鼠,堪称城市灭鼠能手。”马鸣认为,其发情期鸣声是生态系统完整的标志,该物种通常栖息于天山山区针叶林,近年因城市生态改善偶现市区,被视为 “生态指示剂”。

西红角鸮在国内仅分布在新疆,俗称“夜猫子”,白天不活动。

针对扰民问题,马鸣建议市民通过佩戴耳塞、加装隔音窗等物理方式短期降噪,同时呼吁理解繁殖期自然现象,“鸣声持续约2至3周后将逐渐减弱”。

他特别提醒,鸮类均属保护动物,非法驱赶或捕捉涉嫌违法,鼓励市民参与 “共听夜鸟” 全国性观测活动(5 月 1 日 - 31 日),以科学视角亲近自然。

“当猫头鹰的夜鸣穿透城市,这是自然对生态改善的温柔回应。” 马鸣说,市民可通过 “观鸟记录中心” 小程序记录鸣声,让每一次聆听都成为守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