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7:54:00
7月8日,甘肃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天水市麦积区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233名幼儿血铅异常的数据,似一记振聋发聩的重锤,狠狠敲响了社会对儿童食品安全和监管责任的警钟。通报显示,园方后厨违规使用含铅彩绘颜料制作食品。我们不禁要怒声质问:光天化日之下,怎能干出如此恶劣的事?
一问幼儿园,安全职责在哪儿?幼儿园本应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肩负着保障幼儿安全与健康的千钧重担,如今却成了让233名幼儿血铅异常的罪魁祸首。根据天水市联合调查组的通报,涉事幼儿园园长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同意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还荒唐地稀释后用于制作三色红枣发糕、玉米卷肠包等幼儿食品。更令人发指的是,查获的颜料包装上明明醒目地标注着“不可食用”,这四个大字就像一道道红色的警戒线,从商家到孩子们的餐桌,到底有多少人对其视而不见?两份留样食品铅含量分别高达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上千倍。这不仅是相关负责人良心的泯灭、道德的沦丧,更是整个幼儿园教职工安全意识的集体失守。
二问后厨人员,职业操守在哪儿?后厨人员,本应是幼儿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障孩子们吃得健康、吃得安全的关键环节。然而,在颜料包装标注“不可食用”的情况下,依然将其添加入幼儿食品,这究竟是缺乏基本常识的愚蠢之举,还是受制于园方权威的无奈妥协?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把非可食用颜料放入孩子食品中的行为都不可原谅。餐饮从业者手中的厨具,应是创造美味与健康的工具,而不是伤害孩子们的凶器。
三问监管部门,监管执行在哪儿?监管部门,本应是孩子食品安全的守护神,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然而,此次事件让人不禁要问,该幼儿园平日里的食品留样、原料查验等制度到底有没有执行到位?当地相关部们对民办幼儿园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培训力度究竟如何?对监管失职、渎职的人员,必须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此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不容一丝马虎。此次事件,必须成为一个痛定思痛的转折点,一个守护儿童食品安全刻不容缓的新起点。必须让法律利剑高悬,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付出代价。
文:曹叶
图:苏菲
审核:杨洋
监制:白永茂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